土壤墑情監測系統的應用成為農業灌溉精準化發展的開端
參與過農業種植的人應該都知道,農作物生長離不開水,農業種植中的灌溉十分重要,因此,很多大型的農業種植基地都有獨立的灌溉系統,其本身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為農作物灌溉。但是什么時候開始灌溉、灌溉的量是多少,很多農戶基本都無從所知,更多的則是憑借自身的經驗開展灌溉工作。而這種方式所帶來的弊端就在于,對于灌溉時機以及用水量上不能夠精準把控,其實常常會導致發作用的出現,用水不是過多就是過少,不能滿足作物生長所需,從而導致作物減產降質。當然,農業科技發達的今天,對于這行工作則有了很大的改變,土壤墑情監測系統的應用,更是為測墑灌溉創造了重要前提。
要知道,以前,我國農作物的監測,全靠人工現場調查。每個農作物生產地均建有多個調查監測點。人工監測苗情有很多缺點: 一是慢,不能及時掌握相關情況;二是憑經驗估量猜測,不是很準確。特別是遇到低溫、干旱等重大氣象災害,往往預判遲緩,采取的技術措施難免滯后。如今,物聯網技術迅速普及和完善,人工監測被智能化監測逐漸取代,進入信息化農業時代。眾所周知,土壤的墑情數據是對含水量等許多土壤性狀的有力體現,抓住這點,我們便可以依據墑情來實現精準灌溉了。
那么土壤墑情該怎么測呢?怎樣測得的墑情數據更為可靠呢?
其實,土壤墑情監測系統便是一款能夠實現對土壤墑情(土壤濕度)進行長時間連續監測的專業設備。該系統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土壤中的水分數據,通過土壤水分的數據為農作物提供灌溉,當監測到土壤中的水分低于標準值,就提醒種植這打開灌溉系統為農作物進行灌溉,當監測到土壤水分達到了標準值,又可以提醒種植者關閉灌溉設備,通過這樣有數據可以依靠的控制,讓種植中的灌溉更加合理。
而且還提供了額外的擴展能力,可以根據監測需求增加對應傳感器,監測土壤溫度、土壤電導率、土壤PH值、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質以及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風速風向、雨量等信息,從而滿足系統功能升級的需要。因此,可以說,土壤墑情監測系統的應用,既是現代農業精準灌溉的開端,更是農業產能提升的重要保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