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在土壤水分變化研究中的應用
來源: http://m.youping.net/ 更新時間:2014-3-13 15:34:12 閱讀次
我們使用土壤水分監測系統對土壤水分的空間變化進行驗證的時候發現:引入統計學理論與方法,可以定量得出土壤水分的變異程度、相關程度、變化范圍,科學、合理地描述土壤水分在空間分布上的隨機性和結構性特征,體現土壤水分宏觀和微觀上的變異規律。
通過變異函數模型的建立和kriging插值法的使用,將土壤水分的點數據轉化為面數據,直觀體現土壤水分的坡面分布規律,為區域土壤水分的估算、合理造林密度的確定、土壤水分與地形因子、植被因子的關系研究提供基本依據。
對不同擬合模型預測誤差的檢驗表明,用球狀模型描述研究區土壤水分變異最為理想。20m@20m網格的變異函數塊金值、拱高、基臺值、變程均大于2m@2m網格取樣參數值。20m@20m網格取樣的土壤水分總的空間異質性程度遠大于2m@2m網格取樣。實驗所得的土壤水分數據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間相關性。20m@20m網格取樣的土壤水分變異函數變程為494116m,遠大于2m@2m網格取樣的變程27140m。
研究區土壤水分數據的統計學分析結果表明,0~30cm土層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30~60cm土層,變異系數高于30~60cm土層,說明表層土壤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較高的變異程度。不同取樣尺寸土壤水分的變異程度差距明顯,2m@2m網格樣點土壤水分變化程度遠小于20m@20m網格樣點。
上一篇:冬季土壤水分的變化規律
下一篇:草坪土壤水分監測系統設計研究分析
搜索
產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