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監測系統分析耕作方式對土壤水分影響
來源: http://m.youping.net/ 更新時間:2014-9-28 17:02:44 閱讀次
種植方式對于冬季蕎麥產量影響巨大,例如壟作和溝播會改變土地表面性狀,改變土壤中的水肥氣熱情況,從而促進蕎麥產量的提高,已被國內外廣泛應用,目前美國約有40%的耕地采用以起壟、覆蓋、少(免)耕為特點的保持耕作法,墨西哥60%的小麥產區實行壟作栽培,中國很早就有壟作甘薯等作物的習慣,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通過土壤水分監測系統開展了小麥、水稻、蕎麥、棉花等作物壟作栽培技術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壟作栽培可使土壤的通透性加強,還原性有毒物質減少,同時土壤的熱容量、導熱率都比淹田低,土壤水分監測系統測量顯示這使得土壤水分含量提高提高,蕎麥生長發育正常,植株健壯,研究認為,壟作栽培可明顯改善小麥根際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的生產力。
研究表明,采用蕎麥間距種植方法,建立了“土壤水庫”,可有效蓄積不同季節的降水,但是,溝播、壟作、寬窄行平作和等行距平作哪種種植模式對夏蕎麥的生長更加有利,目前還沒有通過多點土壤水分監測系統進行系統的研究,通過多點土壤水分監測系統試驗設計壟作、溝播、寬窄行以及等行距種植模式,探究其對土壤水分含量及夏蕎麥生長等方面的影響,以期為旱作節水農業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搜索
產品目錄